师生典型

金梅:初心不改 携手同行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3-15 21:46       点击数:


我是金梅,很多同事对我已经非常熟悉了,就不多做自我介绍了。

受党委宣传部的邀请,今天来到道德讲堂,与大家分享一下我5年来的驻村扶贫工作情况,感到诚惶诚恐,因为我做的远远不如大多数驻村工作队员好,可能仅仅因为我是女性而已,实在是汗颜。

2014年8月26日,是一个秋雨霏霏的日子,我们学校党委书记纪光录、副校长潘世东送我来到了柳林乡公祖村驻村扶贫。我们一路沿堵河而上,山青水秀,风景如画,空气清新,心情无比激动,感到一切都那么新奇和美好。只是当时由于修龙背湾水电站,道路破坏比较严重,且山路崎岖难走,七晕八素,一路行来用了7个多小时。

公祖村是竹山县南部最偏远的一个乡村,紧邻竹溪县的向坝乡和重庆市巫溪县的白鹿镇,版图面积7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667亩,山林面积23000亩,以种植烟叶和中药材为主导产业,全村共有农户586户,2054人,其中贫困户360户,1125人。

驻公祖村市直工作队从2014年进村入驻至今已有5年,我也在这里工作了5个年头,工作队由原市工商局、开云手机官网入口、十堰高级职业学校三家组成,有5名工作队员,市工商局为牵头单位,工作队长和第一书记都是由市工商局驻村队员担任。有包保干部48人,负责帮扶123户308人。

我只是市直82支驻村工作队中很普通的一员,最开始有多少女工作队员,我不清楚。2018年初市扶贫办张吉来副主任来村里慰问驻村工作队时,说我是市直驻村工作队员305人中唯一的女性(去年8月又增加了1名)。我在驻村工作中并没做出突出的贡献,只是遵照上级要求和单位领导嘱托,在这个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地工作而已。

公祖村山高人稀,很多村民都住在大山上,车难行,路难走,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步行爬山路。房屋看着就在眼前,走上去得花不少时间,一个上午也走访不了几户人家。

刚去走访的时候,村干部陪了几次,由于村干部们也忙,不好意思老耽误他们的时间,我就独自去走访,到了这家问下家,用热情感染村民,用信息表上提供的信息判断长幼,用尊称、昵称去与他们打招呼(如大伯、大婶、大哥、大嫂、兄弟、姐妹、儿子、宝贝等),用真诚宣讲政策,村民们见我好打交道,都愿意和我聊天。

入户过程中也遇到一些有趣的事,入户走访才几天,我就被村民当成“骗子”。说:“你先坐这喝水,我有点事马上就来。”然后扭头就去了邻居家:“我家里来了个骗子呢。”原来当地有村民曾被骗过,认为越是热情的人,越有可能是骗子,所以对热情的人格外提防。

走访次数多了,村民们慢慢熟悉了,说村里来了个女干部“对人很热情,大老远就听见她的笑声了,见人就喊,也不怪做作”。贫困户们说,金老师对谁都一脸笑,还会喊人,把人喊的心里暖融融的。

在走访贫困户过程中,特别注意思考判断他们的心理,照顾到他们作为贫困人员的心理动态,从内心里尊重每一个人,结合他们致贫原因,用淳朴的语言,细心、耐心、热心、诚恳地宣传政策,从“五个一批”入手,协商制定产业发展规划、落地实施、测算收成,进行全过程走访。

公祖村的贫困户居住分散,为更便于工作,在走访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一个小窍门,每次入户的时候,我都穿件颜色鲜艳的衣服,这样农户大老远就看到我了,知道我入户来了。有的贫困户住在海拔1400多米的山头,到了冬天,雪把路封了,根本就上不去,我就挨家打电话,嘱咐大家注意安全。

5年多来,足迹遍布我服务的两面大山一条沟的每一个角落。村民们都很淳朴,和他们打交道时间长了,村民们家里有什么事,都愿意跟我说。也熟悉了建档立卡贫困户每家的基本情况,哪家有几口人、因为什么原因导致贫困、有没有读书郎、有些啥产业、在那儿务工,我都熟记在心。

去年3月入户走访时,发现村民熊正万的儿子在家,没有去学校。询问得知,孩子得了中耳炎,上课听不见老师讲课,便萌发了休学的念头。我把孩子带到村里的卫生所去看耳朵,看好后,劝他重新回到学校。去年9月,这个阳光的小伙子顺利考取我们学校,开始了全新的大学生活,我觉得特别欣慰。

我也从小在农村长大,通过上学走出来,知道农民的不容易,做扶贫工作最大的体会是,要耐心、细心、热心,从内心深处尊敬老百姓,去村里走访,村民给我搬凳子,我接过来就坐下,不会在乎凳子脏不脏。村民给我倒水,我接过来就喝,也不去在意杯子是不是干净。看到村民,我会主动伸出手握住,我是真心把他们当朋友。村民们也都慢慢了解我了,把我当亲人,大老远看到我,“金教授”喊得很亲热,没有任何隔阂。

还有一点感受,就是在这近5年时间里,我根据贫困户家庭成员情况,帮他们在十堰咨询过病、买过药、粮油、手套、围巾、护腿、护手霜等等。这些小事成就了我在群众中的亲和力,有幸成为贫困户心里的贴心人。

在驻村干部们的群策群力下,这几年公祖村发生着实实在在的变化:烟叶种植规模越来越大,2018年全村93个烟叶种植户中就有45户贫困户;新成立了两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60多个贫困户投入农业生产劳动;在新建起的安幼养老中心筹建了“扶贫车间”等等。作为参与其中的一员,我倍感光荣。

其实有很多人问我,“扶贫工作那么苦,你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坦白说,我也有过退缩和放弃。因为有夫妻双方高龄父母的牵绊,有自己家庭不能照顾,有女性只身在农村生活的不习惯,没了学校应有的寒暑假等等。要问我为什么能在农村坚持这些年,自己认为有这几点成为我坚持的理由。

一、合乎所学专业的应用

我于2006年从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系取得社会学硕士学位,平时关注的问题就是农村社会学范畴的问题。于是,在2011年全省全面开展“三万”活动时,就代表我们学校在竹山县宝丰镇桂坪村开展工作。全国“精准扶贫”工作初始,又来到公祖村驻村扶贫。自认为是因为单位领导看我学的专业适合搞农村工作,才派了这样的工作任务,正好也履行了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又使专业学有所用,何乐而不为。

二、从农村来到农村去的一份责任和信心

我从农村走出来,知道农村农民的不容易,再加上多年来比较关注“三农”问题,当我再回到农村时,看到我们还有部分农民没有摆脱贫困,心中就有了一份责任。加之有国家这么强的“精准扶贫”惠农政策支持,使我更坚定了驻村帮扶的信心。

三、平凡工作岗位上的一份坚守

从驻村到现在,我并没有做出什么特别的贡献,只是在这个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按上级要求,尊单位领导嘱托,完成自己应当完成的工作。这份坚守从根本上说,是来自习总书记对我国农村能在2020年全面消除贫困的决心。

有国家政策支持,有开云手机官网入口各位领导重视和学校同事的支持,有工作队团结努力,有乡村干部通力协作,有群众信懒,成就了我能较好的完成工作任务。

因为各级领导的厚爱和一些契机,我的故事有幸受到了媒体的关注,在充满感谢的同时,也觉得倍感压力,其实,这些年参与农村工作,给我最深刻的体会就是那些常年工作在乡村的工作人员的不易,他们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是最值得尊敬的!我希望通过这样一次演讲,让大家更多关注这些基层干部,看到更多比我做得更好、付出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