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

【中国文明网】哲学社会科学不可替代

来源:中国文明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6-06-16 00:00       点击数: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不断在实践和理论上进行探索、用发展着的理论指导发展着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哲学社会科学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座谈会上的讲话公布后,两个“不可替代”瞬间刷遍“哲社科”朋友圈,小伙伴们纷纷跟帖晒评,为中国特色“哲社科”点赞献计!

@毛晓刚 北京日报编委、评论部主任

提炼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标识性概念。理论是行动的指南,“标识性概念”往往是重大理论体系经过沉淀、总结和升华的结果,在指引行动方面的作用尤为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该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要达到这样的高度和目标,非认认真真下苦功夫不可。经过严谨学术训练的学者都知道,“文献综述”是最考验学术功底的,没有法度森严的理论体系,又何来“标识性概念”的思想基础?同时必须看到,悠久的中华文明是我们的重要优势,而只有跨越国界和时空,真正实现中国理论与国际接轨,才能让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人类文明的薪火相传中大放异彩。研究理论还要呼吁艰苦奋斗的精神,“做学问”绝不能“向钱看”,须知好学问都是在“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中打磨出来的。[详细]

@闫国文 石家庄市社科院 石家庄市社科院院长、市社科联常务副主席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话语体系,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要坚持本土立场,坚定文化自信,恪守中国价值,讲活中国故事,阐释中国特色。不仅如此,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要有感染力、有影响力、有主导权。要通过学术话语体系建设,找准传统文化与当代语境的切合点,激活中国文化的创造力和表达方式,提升学术话语的传播能力和水平。[详细]

@程焰山 鄂州市社科联副主席

找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人民坐标。人民主体地位决定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必须以人民为中心。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识形态属性决定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必须以人民为中心。习总书记指出:“世界上没有纯而又纯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者生活在现实生活中,研究什么,主张什么,都会打下历史的烙印。”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这必须涉及到“为什么人”的立场问题。生活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崇高使命,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必须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高度统一作为内在要求。[详细]

@周昌岐 肇庆市委党校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标注着民族复兴的精神高度。一个没有发达的自然科学的国家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一个没有繁荣的哲学社会科学的国家也不可能走在世界前列。当今中国在经济、外交上重返世界舞台中央,但西方世界依仗其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带着“有色眼镜”,常常肆无忌惮地来妖魔化中国。中国的复兴,不能只是物质财富的剧增、经济格局的重塑,更应伴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和中华文化的弘扬。否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话语权如何彰显,中国的国家文化主权如何捍卫?只有当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现出比物质和资本更强大的力量,才能造就更大的文明进步;只有当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展现出更加卓越的精神品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推进到更高的发展阶段。[详细]

@胡文江 开云手机官网入口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服务“精神小康”。如果说自然科学的任务是“知其然”,哲学社会科学的任务就应该是“知其所以然”。发达的自然科学能够促进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能够迅速转化为社会生产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众所周知,社会主义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还要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因此,仅仅达到“物质小康”还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小康”,只有让人民群众在精神层面也能够达到小康水平,才符合习近平总书记“覆盖的领域要全面”的要求。而做到这一点,就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价值引领作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当勇立潮头,直面信仰危机的挑战。[详细]

@邵泽义 泰州市委党校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加速器。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能够从学科本体出发深入开展先进文化研究,推动特色文化和优秀文化走出国门增强影响力和话语权,在世界上放大中国文化声音、让世界听懂中国文化;能够培育内生动力助力我国文化强国目标的实现。所以,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加速器。[详细]

@姚再林 鄂州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

讲话是新形势下繁荣发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纲领性文件。讲话把解决真懂真信问题摆在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首位,具有鲜明的政治导向;深刻阐明了崇尚精品、严谨治学、注重诚信、讲求责任的优良学风和“士以弘道”的价值追求;提出了繁荣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确立了哲学社会科学未来发展的北斗导航。[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