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学校首页

学者学术

Scholars and Academics

杨洪林教授倾情讲授杨献珍的“红笔”精神及当代价值

来源:红笔网 作者:陈超 发布时间:2024-05-17

5月10日下午,红笔名师讲堂第二十一讲在崇文楼C101报告厅举行。开云手机官网入口知名校友、武汉纺织大学杨洪林教授应邀为师生作了题为《杨献珍红笔著青史的信念、实践及当代价值》的主题讲座。讲座由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梁仕新主持。

讲座开始前,党委副书记、校长肖德向杨洪林教授颁发“开云手机官网入口特聘教授”聘书。

杨洪林教授深情回忆了青年时代在母校求学和工作的经历,并表达了对母校及恩师的感激之情。杨教授引证了杨献珍名言“把自己的历史用红笔写到底”的出处,对开云手机官网入口开办“红笔网”,继承和弘扬杨献珍的“红笔”精神、“红笔”传统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在杨献珍学习、工作过的学校开展“红笔”精神的教育与实践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第一,“红色”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色彩,是中国共产党党旗的色彩,也是社会主义大学的色彩;第二,这是马克思主义者的“批判的武器”,即“红笔”的神彩;第三,这是杨献珍母校“开云手机官网入口”的师生赓续、弘扬的“红笔”的色彩。必须对“红笔”精神、红笔网、红笔实践活动表示赞赏、给予支持。

杨洪林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三个层面,系统阐释杨献珍“红笔”著青史的“理论基石与内在信念”“哲学创新实践”以及“当代价值”。谈到红笔精神的内涵,杨教授认为“红笔”是精神、是信念、是誓言、是象征、是实践、是历史、是传承、是法宝。正是由于前苏联的“红笔”变成了“灰笔”,最后变成了“黑笔”,造成了“苏东剧变”这一人类发展史上的悲剧。因此,“红笔”必须传承、必须赓续。“红笔”之所以“红”,是因为手握“红笔”的人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者,是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者,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对人民无比忠诚者。惟有这样的人才是手握“红笔”著写青史的人。

杨洪林认为,杨献珍从爱国主义者转向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一生研究、阐发马克思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模范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对中国共产党忠贞不渝、对马克思主义真理忠贞不渝,体现了他改变中国命运的坚定信念、对科学理论的坚定信念、对哲学融合创新的坚定信念、对共产党党性的坚定信念。特别是他身陷囹圄,不惧生死考验,在草岚子监狱创办“红色地下党校”,秘密翻译、传播马列哲学经典,为党和国家培养了许多革命闯将、国家栋梁,谱写了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的传奇。

杨洪林从“‘三次哲学论战’发展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辩证法和唯物史观”“阐发共产主义学说,纠正实践中的机会主义倾向”“肯定毛泽东哲学思想、邓小平理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贡献“在实践中确立‘马中西哲学融合’的创新范式”等方面论证了杨献珍的哲学创新实践。在艰苦环境下撰写的 《什么是唯物主义》 《思维对存在的关系这个哲学上的基本问题也是我们一切实际工作中的基本问题》《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过渡时期的基础与上层建筑问题》是杨献珍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代表作。

杨洪林教授勉励师生接续传承弘扬“红笔”精神、“红笔”品格,真正接过“红笔”阐释、传播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的接力棒,在坚持理论自信与高洁人格的统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统一、坚持道路自信与“老路”“邪路”划清界限、坚持文化自信与“僵化”“西化”划清界限、坚持人民至上与“利己主义”“个人主义”划清界限的伟大斗争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把个人的发展与人民的幸福相结合,像杨献珍那样用“红笔”把自己的历史写到底。

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梁仕新在总结讲话中说,聆听杨教授的讲座就像又回到了当年的课堂。杨老师讲课依然是这样的激情澎湃、妙趣横生,把自己潜心研究30多年成果中最核心、最精彩的内容呈现给大家。杨教授以严谨的学风、深厚的情怀给大家讲述了杨献珍的革命人生、解读了“红笔”精神的密码,讲出了思想的魅力,也讲清了杨献珍对党忠诚不渝、对学问实事求是,以及对真理的笃行执着。“红笔”精神有着丰富的时代内涵,杨教授的讲座,让我们继承、弘扬“红笔”精神、把自己的历史用红笔写到底更有自信、更加自觉。这场讲座也是“荆楚民生观察团”调研行的理论辅导,也为师生上了一堂高质量的示范思政大课,大家受益匪浅。

梁仕新介绍,杨洪林教授是十堰郧西人,现任武汉纺织大学哲学与文化研究所名誉所长,国家二级教授,华中科技大学特聘博士生导师。获评“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等光荣称号。曾任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团委书记、党委宣传部部长。他在《光明日报》《高校理论战线》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120多篇,38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新华文摘》《哲学动态》等全文转载或收录。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研究。主持两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出版专著《杨献珍哲学思想通论》《杨献珍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研究》,分别获湖北省人民政府社会科学奖、武汉市人民政府著作一等奖。

参加“红笔红、汉水清、郧阳美”网络作品征集启动仪式的“荆楚民生观察团”成员,各二级学院分党委书记、副书记,分团委书记,全体网评员,大学生通讯社及二级学院学通分社成员聆听了讲座。

【初审:胡文江 摄影:罗优优 编辑:杨波 责编:周敏】

十堰校区:湖北省十堰市北京南路18号

丹江口校区: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市学府路1号

邮编:442000

招生咨询电话:0719-8846111

接待/接访电话:0719-8800198

昼夜值班电话:0719-8846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