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全面通水5周年有关情况。水利部副部长蒋旭光表示,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建成运行以来,工程质量可靠、投资不超、水质达标、移民安稳、群众叫好,创造了一项项工程建设奇迹、技术创新奇迹和制度创新奇迹,发挥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2019年12月13日《经济日报》)
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准确地说,地大物博,即国土面积广大,物产资源丰富,居于世界前列,这是就总量而言的。但是,因为人口众多,是世界上第一人口大国,所以,就人均来说,无论国土面积还是物产资源,就不多了,更别说丰富,甚至短缺。可见,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是关于我国基本国情的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体现了对国情认识上的辩证法思想。
具体到水资源,应该说,我国水资源的总量还是比较丰富的,国内有不少大江大河和大湖大海,但大部分是不能饮用的咸水、海水,适宜居民生活直接饮用的淡水、清洁水资源并不多,特别是人均更少。同时,在时空分布上也严重不均,从时间看,是春夏雨水多,秋冬雨水少,且容易发生旱涝;从地区看,是南方多,北方少,北方城市普遍缺水。因此,水资源短缺及其分布不均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众所周知,水对于城市的重要性,如同血液对于人的生命一样,水是城市的生命、城市的血液。一个地方能不能建为城市,一座城市的发展前景如何,首先取决于水资源是否丰富,能否满足基本需要。因为城市是人口高度密集的地方,居民生活在城市,就要解决饮用水问题。更重要的是,城市还是工业企业高度密集的地方,发展工业企业同样离不开水。无论居民生活还是工业生产,水都是不可或缺并且要首先解决的重要资源。
为了解决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问题,促进各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经过科学论证后,决定实施南水北调工程,缓解北方城市缺水问题。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建成运行5年来,实践证明,南水北调工程是成功的,成绩是巨大的,效益是显著的。据水利部副部长蒋旭光12日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南水北调工程质量可靠、投资不超、水质达标、移民安稳、群众叫好,创造了“三大奇迹”(工程建设奇迹、技术创新奇迹和制度创新奇迹),收到了“三大效益”(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南水北调工程为什么能够创造奇迹,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根本原因就在于我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其中最重要最突出的一点,就是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依靠巨大的制度优势和强大的国有经济加强宏观调控,在全国范围内调度人力、财力、物力,优先保证国计民生,发展社会公益事业,保障和改善民生,引导和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按比例协调有序发展。南水北调就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生动实践。
总之,南水北调是党中央和国务院着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长远,统筹协调解决水资源问题做出的英明决策,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重大成就,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